为庆祝云南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进一步探讨傈僳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傈僳学学科体系,由云南民族大学傈僳学研究中心主办,丽江傈僳文化研究会承办的云南民族大学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首届中国傈僳学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8月4—6日在丽江隆重举行。
来自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昆明学院、云南中医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保山学院、德宏师范学院、台湾大学、德宏民族出版社、云南省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怒江、迪庆、维西、保山、楚雄、昆明、德宏、大理、丽江、四川盐边、德昌等州市县专家学者和傈僳族同胞330多人参加会议。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领导有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室(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巡视员、副主任,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忠彩;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金炳镐教授;迪庆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迪庆州政法委书记李灿光;丽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华;怒江州人大副主任朱发德;迪庆州副州长余胜祥;丽江市副市长杨一奔;丽江市政协副主席杨红;云南省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会长(原怒江州州长)邱三益等。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国际纳西学学会会长白庚胜教授,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姚茂斌博士,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李秀泉女士和副校长和少英教授发来贺电。
8月4日上午,开幕式由云南省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原保山市政协主席)胡应舒主持。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王德强教授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及全校两万名师生致欢迎词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云南民族大学建校6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新校区建设的基本情况;丽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华代表丽江市委市政府致欢迎词;丽江傈僳文化研究会会长和文琴代表承办单位及丽江12万傈僳族同胞致欢迎辞。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室(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巡视员、副主任,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先生作重要讲话,对傈僳学研究提出来四点建议;云南民族大学傈僳学研究中心主任鲁建彪教授作《增强傈僳族“文化三自”(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做好傈僳族史料收集整理工作》的主题发言;
8月4日下午,学术研讨会由云南民族大学傈僳学研究中心主任鲁建彪教授主持。中心常务副主任秦丽辉副教授,副主任张健博士、侯兴华博士、王朝强董事长出席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中心聘请国家民委黄忠彩巡视员为中心总顾问;聘请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中国社科院何成轩研究员为中心学术总顾问,聘请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肖锐博士为中心研究员,并向受聘专家学者颁发了聘书。中央民族大学马列学院院长、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金炳镐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何成轩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教授、云南省民族伦理学会会长、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杨国才教授、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边疆学所所长高志英教授、民族出版社汉文编辑室主任欧光明编审等12位专家学者,先后进行了专题发言。大家还就丽江傈僳文化研究会正着手编纂的《丽江市傈僳族志》提出了的建议和意见。本次会议共收到与会专家学者论文55篇。
傈僳族是祖国西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属古氐羌人的后裔,最迟于唐朝初年已顺四川的雅龚江南下,广泛分布于今云南、四川金沙江两岸河谷地带,明朝、特别是清朝中后期由于土地被强占等原因爆发大规模的四次农民大起义,被迫从金沙江迁往澜沧江、怒江,并随后沿怒江、澜沧江南下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形成如今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他散居于云南丽江、迪庆、楚雄、大理、保山、德宏等州市,少量仍散居四川西昌、攀枝花的“大分散、小聚居”的国内外分布格局。全世界现有傈僳族人口120多万,其中国内70万,国外50多万。
傈僳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自己的语言,但很晚才出现自己的文字。因为文字不成熟,汉唐以来,有关傈僳族的汉文献记载十分稀少,傈僳族的历史文化主要靠口耳相传,越来越濒临消失的危机;又因为历史和地理等原因,傈僳族主要居住在高寒山区或半山区,生活贫困、经济滞后,是国家民委确定的全国六个“特困民族”之一,因而,尽快建立独立的“傈僳学”专门学科,系统研究傈僳族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经济,已成为广大学者的共识以及所有傈僳族群众的迫切愿望。
5—6日,会议安排与会专家学者到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金星村史跨迪小组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傈僳族乡,就两地的种养殖业、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如何促进旅游发展等,进行了两天的实地学术考察。
本次学术研讨会对傈僳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弘扬傈僳族文化以及构建傈僳学学科体系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中心将编辑《首届中国傈僳学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并在年底出版《傈僳学研究》第二期。(文/妈旁达马)